聚氨酯轮胎与橡胶轮胎性能对比
聚氨酯轮胎与橡胶轮胎在性能上还是有很多区别的,性能对比如下:
缓冲性能
轮胎的缓冲能力直接与其材料硬度有关,硬度值越高,轮胎越硬,吸收冲击能的能力越低,缓冲性能越差。橡胶轮胎邵尔A 型硬度通常在67~75度,而聚氨酯轮胎硬度往往高达83~95度,由于聚氨酯轮胎较硬,因此对于自动装载车的驾驶员来说,乘坐舒适性远不如橡胶轮胎。当乘坐舒适性作为很重要的衡量指标时,换上橡胶轮胎会得到显著的改善。
牵引性能
橡胶或聚氨酯轮胎与路面接触时的附着性存在明显区别。橡胶轮胎胎面较软,而聚氨酯轮胎却很硬,所以橡胶轮胎比聚氨酯轮胎接地印痕面积大,即使与最软的聚氨酯轮胎相比,橡胶轮胎提供的牵引性能也具有明显的优势。聚氨酯轮胎制造商为了改善聚氨酯轮胎牵引性能,通常在轮胎表面加刻刀槽花纹或加刻不同形式花纹,这样做不但能够提高牵引性能,还不会损失轮胎较高的承载能力。
承载能力
聚氨酯轮胎的承载能力大约是橡胶轮胎的2倍,正是因为这一点,自动装载车的制造商一般在载重轴上使用聚氨酯轮胎。聚氨酯轮胎具有优异的抗裂口增长、抗撕裂和抗崩花掉块性能,而橡胶轮胎经常由于发生这样的问题而早期损坏。近年来,由于各种类型的自动装载车的承载能力和速度在持续提高,无论是橡胶轮胎还是聚氨酯轮胎,因持续超负荷行驶造成的早期损坏成为轮胎失效的主要现象,“超负荷=生热=失效”,对于使用聚氨酯轮胎和橡胶轮胎都一样。
耐磨性能
橡胶轮胎柔软,乘坐舒适性好,但是不如聚氨酯轮胎耐磨,一般来说,聚氨酯轮胎的耐磨寿命是橡胶轮胎的4倍。橡胶轮胎在行驶过程中,与路面接触发生常规磨损时通常会从胎面磨掉碎屑,即发生磨蚀磨耗、卷曲磨耗等。聚氨酯材料比较坚韧,能够经受得起粗糙路面的磨损,产生碎屑的情况远远好于橡胶轮胎,大多情况下聚氨酯轮胎倾向于发生滑动摩擦。
抗切割/抗撕裂性能
橡胶的抗切割/抗撕裂强力不高,一旦被切割或撕裂,切割或撕裂的区域会在橡胶轮胎中延伸扩大,最终导致轮胎早期失效。而聚氨酯既抗切割也抗撕裂,类似于橡胶轮胎被切割和撕裂的现象,在聚氨酯轮胎中的表现只是相当于割口或裂口镶嵌在胎面中,一般不会发生延伸扩大,也就不会引起轮胎整体的切割或撕裂。但是,无论是聚氨酯还是橡胶,切割和撕裂最终都会导致聚合物寿命的降低。
速度性能
如果说聚氨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,那就是生热。聚氨酯轮胎无法将内部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到外部,其正常工作温度上限一般是80~90℃,温度升高后,聚氨酯材料的耐疲劳性和耐屈挠性等动态物理性能明显下降,导致轮胎早期损坏。